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具有辉煌的历史。这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,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。1953年7月15日,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这里破土动工。1956年7月13日,第一辆解放卡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。此后,解放卡车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要公路运输装备。1986年7月15日,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,第二代解放卡车CA141批量投产,结束了解放产品三十年一贯制的历史。在此基础上,一汽通过合资合作和集团化道路,完成了上轻型车、上轿车的第三次创业,在国内率先成为年产百万辆的汽车工业集团。
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有12个职能部(室),一个专业厂,8个分公司,2个全资子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,现有员工总数20998人,总资产207亿元。
公司主导产品是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,包括普通载货车、自卸车、牵引车、半挂车、搅拌车、邮政车等500多个品种,具有年产20万辆的能力。自公司成立的2003年到2007年累计实现销售58.4万辆、销售收入1178亿元、利润37.5亿元,为一汽集团公司实现年产百万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解放载重车已经出口到欧洲、非洲、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并在国外开始建立组装、营销及服务基地。解放作为国产汽车品牌,其品牌价值已由2001年的60.5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28.59亿元,成为国内无形资产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和国产汽车第一品牌,在世界中重型载重车生产企业中,解放中重型卡车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第一。
公司已通过ISO9001/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(GJB 9001A-2001)、环境/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(GB/T24001/28001)认证。
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将在“十一五”发展时期,坚持自主创新,转变观念,加快产出,提升管理,创新优势,实现“巩固卡车领导者地位,争创解放世界名牌”的奋斗目标。
一汽集团长期致力于人·车·社会的和谐发展,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。珍惜自然资源,注重环境保护,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,始终关注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,积极参与赈灾救危、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,热心回报社会。
1、建设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园区。面对汽车工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,环境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一汽要融入全球化并确定自己的位置,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与合作环境。为了彻底改变厂区、社区面貌,2000年10月,一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厂区环境改造工程。按照工厂的生产经营、规划发展的需要,对厂区布置进行总体调整,将一汽厂区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区域型森林式工厂,厂内要形成轻、轿、中重型卡车等几个区域。一汽建厂50周年的时候改造工程全部完成。一个多姿多彩、绿色环保的汽车工业园区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2、建设节约型企业。历年来一汽用于环境保护、污染防治等专项投入就已近7亿元,仅2001年至2004年间,累计投入用于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资金就有2亿元,完成技术改造工程131项,取得了8000多万元的节能效益。1999年至2004年间,一汽投入用于污染治理和环境改造资金3.36亿元,建成了污水处理站(厂)23座,使废水处理能力达到3.76万吨/日,废乳化液处理能力2万吨/年,废酸处理能力1.2万吨/年,消减COD3360吨/年,石油类237吨/年。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烟气处理设施56台(套),处理能力92.64亿立方米/年,消减烟尘21万吨/年,收集、处置危险废物5000吨/年,这充分体现了一汽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,建设节约型企业,节约资源,改善环境,实现人·车·社会和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。
3、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,一直热心各项公益事业,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。全体员工也始终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。集团公司多次开展以“奉献一分爱心,增添一分和谐”为主题的捐助活动,由公司工会组织并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,受到各级党政工领导的关注。一汽全体员工对捐助活动都非常支持,纷纷将家中的闲置衣物、日用品、书籍等生活用品捐献出来,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4、2006年8月16日,天津一汽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30万元用以援建20处博爱卫生院站。博爱卫生院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,旨在集中社会各界力量,解决广大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。为了保证捐赠真正用到最需要的地方,天津一汽宣布,所捐献卫生站、卫生院的选址工作将采用公开推荐的方式开展,以选出迫切需要改善医疗条件的地区。
5、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全球关注,举国同悲。一汽13万员工情系灾区,血脉相连;共面国难,心手相牵。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,一汽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,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向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,坚定不移地担负起了国企的社会责任,用爱心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,首批由一汽与丰田共同捐助的1000万元资金和10辆多功能越野车于地震发生次日就交到成都慈善总会,随后满载救灾物资的20辆解放宿营车和一汽抗震救灾医疗队火速赶赴灾区,一汽上上下下广泛参与,踊跃捐助,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7000多万元。
2008年5月27日,一汽集团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签署了捐赠意向书,一汽员工捐赠的1080万元进入“5·12灾后重建中央企业援助资金”。集团公司向国务院国资委多次申请,争取把员工捐款用于灾区爱心助学。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指导下,一汽在川捐建学校,对国资委原下属企业学校(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子弟学校)进行教学楼重建及教学设施配置。建成后的学校小学部冠名为“中国一汽红旗博爱小学”,中学部冠名为“中国一汽解放博爱中学”。
为了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助学的传统美德,践行国企社会责任,一汽集团以“培养一名技工,支撑一个家庭”为宗旨,在四川灾区开展“333爱心助学”工程,即:3年捐资300万元,帮助300名学生就读中等专业学校,毕业后到一汽成都企业就业。一汽集团选定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——成都市工业学校和成都交通学校作为一汽爱心助学的定点学校,每年资助100名学生,每校各设一个“一汽爱心助学班”,每班50名学生,定向培养一汽在成都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。